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,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,活动内容包括:1.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,邀请专业心理老师讲解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;2. 分享会,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和感受,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;3. 心理游戏和互动环节,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,释放压力;4. 心理辅导资源介绍,向学生提供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信息,鼓励寻求专业帮助,希望通过这次班会,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,学会自我调适,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。
班会目的
本次班会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,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,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,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,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
班会主题
“心灵之窗——开启健康之旅”
班会时间
2023年11月20日,下午2:00-3:30
班会地点
学校多功能厅
参与人员
全班学生及班主任
班会准备
- 资料收集:班主任需提前收集有关心理健康的资料,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、常见心理问题、心理调适方法等。
- 视频准备:准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短片,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、如何识别心理问题等。
- 游戏设计:设计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互动游戏,增加班会的趣味性。
- 环境布置:布置一个温馨、舒适的环境,营造轻松的氛围。
- 邀请嘉宾:邀请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班会,提供专业指导。
班会流程
开场(2:00-2:10)
- 班主任致开场词,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。
- 播放一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短片,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。
主题讲解(2:10-2:40)
-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(2:10-2:20)
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。
- 常见心理问题识别(2:20-2:30)
通过案例分析,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,如焦虑、抑郁等。
- 心理调适技巧分享(2:30-2:40)
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,如深呼吸、正念冥想等。
互动环节(2:40-3:10)
- 心理游戏(2:40-3:00)
进行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互动游戏,如“情绪传递”、“压力气球”等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。
- 心理问题讨论(3:00-3:10)
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或身边人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,以及如何应对。
专家指导(3:10-3:20)
- 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,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,并给出专业的建议。
总结发言(3:20-3:25)
- 班主任总结班会内容,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并鼓励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。
班会结束(3:25-3:30)
- 班主任宣布班会结束,并布置相关的心理健康作业,如写一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。
班会效果评估
- 学生反馈:班会结束后,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的方式,收集学生对班会的意见和建议。
- 行为观察: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,评估班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。
- 后续跟进: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,如心理健康讲座、心理剧表演等,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。
注意事项
- 尊重隐私:在讨论心理问题时,要保护学生的隐私,避免公开讨论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。
- 积极引导:在讨论和游戏环节中,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要积极引导,避免学生产生负面情绪。
- 安全第一:在进行互动游戏时,要确保游戏的安全性,避免发生意外伤害。
附件
-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: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、常见心理问题、心理调适技巧等。
- 心理健康教育短片:用于班会开场和主题讲解环节。
- 心理游戏规则:详细介绍游戏的玩法和目的。
- 问卷调查表:用于收集学生对班会的反馈。
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,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,帮助他们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,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香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方案》